玩了这么久的微信,你知道你的微信号并不属于你自己吗?
注册微信的时候,用户都需要勾选《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》,但可能很多人,并没有从头至尾,认真读过这份协议。
(资料图片)
其实协议中已有约定:微信账号的所有权归腾讯公司所有,注册用户仅获得微信账号的使用权。
换句话说,你的微信号,并不属于你。
“你一定想笑死我,然后继承我的蚂蚁花呗”一度是风靡一时的网络流行语。此前也曾有一对夫妻离婚后,因游戏账号分割不清闹上法庭。现在的“数字人类”,谁还没有几个网络账号呢?
可是,您有没有想过,如果有一天我们逝去,这些账号们,该怎么处理?
当“数字资产”变成“数字遗产”
2023年年初,一名“90后”b站up主找到中华遗嘱库留下遗嘱,将自己逝世后估价300多万元的数字资产留给父母,而拥有百万粉丝的账号,则留给好友继续运营。
身处数字时代,数字早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或记录,数字已经资产化和价值化。数字资产俯拾皆是,每个人都在有意或无意地与数字资产打着交道。
一旦数字资产所有人离世,数字资产就变成了数字遗产。
3月21日,中华遗嘱库发布了《2022年中华遗嘱库白皮书》,对25万份遗嘱进行大数据分析,其数据显示:
自2017年起,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群开始订立遗嘱,处置数字资产。
截至2022年12月31日,中华遗嘱库共有458份遗嘱涉及“虚拟财产”,类型包括QQ、虚拟货币、支付宝、微信账号、网络游戏账号等。
数字化不断地渗透我们的生活,虚拟资产和数字资产日益多元。
数字资产该如何处理,数字遗产是否可以继承?
什么类型的数字遗产可以写进遗嘱?
数字遗产以及背后的法律法规、人文关怀再次成为焦点。
“数字遗产”能继承什么?
“人生如戏,今天相见,明天挂墙。”
人走之后,微信、支付宝里的钱怎么办?社交账号、游戏账号能被继承吗?
支付宝、微信:资产可以继承,账户不能继承。
根据支付宝的服务协议,账户仅限本人使用,逝者的支付宝账户目前无法被继承使用,但账户内的钱是可以被依法继承。
(图片来源:支付宝服务协议)
而腾讯明确表示,账号使用人过世后,微信账号不支持继承/找回,如果牵扯到逝者微信资金提取,亲属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提交申请。
(图片来源:微信服务协议)
“你一定想笑死我,然后继承我的蚂蚁花呗”,不再只是一个梗。
“数字遗产”的继承仍存在难题
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,数字遗产的继承看似简单,但实际涉及到隐私、道德、经济及法律等多方面,实际继承仍存在难题。
难题一:虚拟财产的相关法规尚不明确
《民法典》第1122条规定,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。这表明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财产,包括虚拟财产,都应当视为遗产被继承。
尽管《民法典》承认了虚拟财产,但只是原则性规定。
无法判断哪些属于虚拟财产,比如网络账号、游戏角色、网络积分等对于网络用户有一定价值的,是否都属于虚拟财产。
站在司法实践的角度,虚拟财产定义和范围还没有完全确定,这让虚拟财产的继承更加复杂。
难题二:虚拟财产价值分割难
虚拟财产的价值很难评估,如果需要价值分割,就陷入了难题。
比如游戏账号里的装备、英雄等,这类虚拟财产,缺少统一专业的评估体系,导致价值很难评估。
如果一个账号有多个继承人需要分割,就会遇到难题。
难题三:与隐私权存在冲突
尽管很多人希望通过继承数字遗产,获得一份珍贵的记忆宝藏,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却一直是数字遗产继承难以绕开的难题。
因为数字遗产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隐私信息,其拥有者未必都希望这些信息为其继承人所见。
在未得到数字财产拥有者明确表态的情况下,就向其继承人提供相关的信息,肯定会遭到部分人的反对。
疫情加速了全社会数字化的进程,数字遗产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焦点。
“数字遗产”的继承问题既是一个前卫的话题,也是一个严肃的话题,更是法律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小里弗斯:东决G6将是本赛季最精彩的季后赛比赛,热火队,nba,小里弗斯,东决g6,波士顿凯尔特人,明尼苏达森林狼队
5月25日,“HRSaaS未来势”2023北森春季产品发布会上,北森提出人力资源软件的未来十年,将从“为HR而设计
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,朋友圈成为人们分享生活和健康观念的重要平台。然而,近年来,伴随着“伪养生”概念的
1、平阳公主(唐):唐高祖李渊第三女,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,母太穆皇后。2、李渊从太原起兵后,平阳公主率
5月26日,知名女星古力娜扎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cos游戏《王者荣耀》中的貂蝉美照,瞬间,引来众多网友的围观
网贷逾期一般会上征信,有些借贷机构在用户逾期后一天后就会上报给征信机构,而有些借贷机构则是会在几天后
古有“日有所思而为嫦娥”今有“嫦娥工程”造访月宫古有“女子名曰羲和”今有“羲和号”卫星探测太阳古有“
赵俊荣发表《AllThatWeLoved》剧终感想“这是让我一生难忘的作品”
津滨海讯(记者 于馨然)5月26日,塘沽街道祥和家园社区联合塘沽街道社工站共同举办“睦邻友好·健康相伴
1、刮,本义:削,用刃平削物体,或把物体表面的某些东西去掉。2、剐,指被尖锐的东西划破。3、蹭,磨擦的意
X 关闭
郑州昨天新增确诊病例11例,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3例
郑州:各核酸检测采样点开辟学生绿色通道
为何持续多轮做核酸检测 河南疾控专家解释
驻马店: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涉疫情网络谣言等违法信息的通告
郑州本轮累计报告103例本土确诊病例 均为普通型或轻型
郑州第五轮9区全员核酸检测已检724.9万人,已确诊5例
X 关闭